大姊頭 v.s. 大姊頭



 


大姊頭 vs. 大姊頭


 


她,跨進辦公室,向我走來。算是報到吧?連連搖頭,嘆氣道:〝真倒楣,我抽到你這班。〞臉上的表情,是笑的,有點無奈;沒有氣憤。我也以其人之道,還之於其人;歪著頭,揚起一邊的眉毛,斜眼不屑地抗議道:〝什麼?!要收你,我才倒楣呢!〞不過,我們都心知肚明,彼此是互相接納的。


 


她有一點點矮壯,男生味十足,小雨不打傘,夏天不穿裙、都是運動短褲,個性阿沙力,常常瘋起來就躺在地上打滾,帶頭搗蛋的能力很強;但本性不壞,並不陰險邪惡。


國一,她就能把整班帶到後山去玩(男生也全跟她去哦),全體蹺課、半隻不留。他們班導是剛執教的新手,有新進者的滿腔愛心;愛的教育,結果被學生吃死,招架不住,弄得自己傷痕累累,灰心喪志。


想想我自己教書的前半段時光,也是這樣的被學生折磨得雞飛狗跳(義務教育,不要求成績,很多孩子在小學就程度差、一直跟不上,已經挫敗了六年,到國中哪還有鬥志?通常就混時間、等著拿文憑;若任由他愛學不學,旺盛的精力,就轉向負面打鬧、惹事作怪,老師當然被牽著跑,不斷收拾善後,累得半死。後來漸漸摸出門道,才調整戰略、先發制人,逼這樣的孩子讀書,讓他們把精力用在學習上,沒時間作怪、就可少處理垃圾事件。)現在目睹新手的慘兮兮,正好又有這班的課,有時就幫著從旁誘導孩子們,也幫著擋家長的責備攻勢。


 


最後,學校只好拆掉這班,讓孩子們抽籤、打散到各班去。這位領袖頭頭,一籤就抽到我這班;薑是老的辣,知道〝吃〞我不太容易,她搖起頭來嘆氣了。


 


我跟這些12-16歲的孩子,混了20年左右以後,對他們常犯的毛病,大概都有數。每個班級一接手,就馬上抽時間、先上心理分析的課程,讓他們看透,表現行為的背後、隱藏的心理動機;這樣,彼此相處就輕鬆容易得多。


比如說:指出孩子的錯誤,他們往往會死賴活賴,找出千百個理由來脫罪。弄得老師火冒三丈,全班卻佩服賴皮者機智敢言,視之為英雄。在他們認知〝合理化〞是自欺的招術之後,只需要提醒孩子:摸摸良心,是不是在〝合理化〞、找藉口賴皮?通常孩子就明白自己在玩的把戲,安靜不語了;師生間,不用再為贏輸打鬥而雙輸。


〝投射〞,也常會引發戰爭。許多學生喜歡罵人〝白痴〞、〝豬〞、或〝笨蛋〞,被罵的孩子心中受傷;若老師被罵,更是覺得平白受辱、怒氣上衝(其他的學生則暗地叫好)。教導大家明白,那人只是在〝投射〞自己的氣質,把自己的缺點送人;被攻擊時、可以笑笑地說:沒意見,你愛做〝白痴〞、〝豬〞、〝笨蛋〞,都隨你便!讓攻擊者自取其辱,這種貶人的字詞、也就漸消失,不必傷感情了。


打手心時,學生會為面子,故意說:〝小場面〞、〝抓癢〞、〝好爽〞…,這些〝反向行為〞也 常常讓 老師很難處理:若大家都明白他是在反向掩飾窘境,這招也就玩不起來。


 


她進入這班,當然還是想要坐回大姊頭的寶座,只是,全班已經被我洗過腦,沒那麼容易跟著起鬨了;面具下的真實心態被看透,興風作浪時,反會被同學質問:〝幹嘛自己找死?〞她沒戲可唱,還能怎樣?只好入境隨俗,照同儕模式、正面表現了。


 


她因為從小寄養在奶媽家,被奶媽疼愛,只認同奶媽的家;回自己家後,不斷作怪叛逆,是在探測媽媽的愛嗎?可憐的媽媽,怕她逃課、混損友,常常早晚親自接送,也不時來突擊監督,被她折磨得夠辛苦的,一直警戒到畢業。


 


十多年後的最近,在菜場遇到她媽媽,得知這孩子現在懂事、乖了;真好,終於風平浪靜。哦,對了,我和她,這兩個大姊頭,是同時離開、退隱國中江湖的耶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婷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