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絕菜菜臉色!3類減重穴位要按對

 

現代人暴飲暴食又缺乏運動,時時受到肥胖的威脅,輕則身材走樣,嚴重時各種慢性疾病找上門,因此許多人視「減肥」為畢生必修的重要學分,不過也常有人操之過及,採行激烈或錯誤的減重方法,氣色黯淡無比,肌膚狂冒痘痘,就連身體健康也大損傷。對此,中醫師建議根據個人體質做減重調理,另可輔助穴位按摩,提升瘦身成效。



中醫助減重 視體質調理

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主任張哲銘醫師認為,每個人的肥胖形成原因不同,治療時應先判斷體質,包括胃火旺盛型、中焦濕熱型、氣滯血瘀型等實證類型,以及痰濕堆積型、脾腎陽虛型等虛證類型,釐清是吃太多、吃太油、吃太冰,或代謝能力太差所引發的肥胖,再予以合適的藥物處方,調理體質,讓身體維持正常的代謝能力,幫助消脂、排水和減重。



除中藥材調理之外,張哲銘中醫師建議可再針對不同證型和需求,輔助穴位按摩,提升減重效果,又能兼顧調理氣血、強身健體的功能,預防過度減重所潛藏的健康和精神損害。


穴位輔助減重 3類穴位功用各異

常見的中醫減肥穴位,可略分為3類,包括:(1)抑制食慾的耳針穴位,例如飢點、神門穴、內分泌點;(2)加強代謝力的足三里、氣海、關元、內關、照海等穴位;(3)去除痰濕的陰陵泉、三陰交、豐隆等穴位。


此外,還有些穴位可幫助腸胃蠕動、促進消化,可預防過度飲食所引起的腹脹、消化不良、便祕等症狀,幫助體內臟腑維持正常的運作機能,有利於長期的體重管理。


1. 伏兔穴:在大腿前面偏外側,膝蓋往上距離一個手掌長度處,可清胃火,輕敲會有酸酸的感覺,是瘦大腿的要穴。

2. 水分穴,肚臍上方約1個打拇指寬處。有助於消水腫。

3. 天樞穴:距離肚臍左右2吋,左右各一,可促進脂肪代謝,增加腸胃蠕動。

4. 大橫穴:距離肚臍4吋左右,約5指幅寬處,左右各一,可緩解便祕、助減重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婷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